看见长春—— 长春播送电视网
许许多多前史悠远持久的影院、剧场,散布在各个城区的街头巷尾,成为这座城市的共同景色。
1936年,在今日的大马路与东五马路交会处,一座兼具电影放映、戏剧扮演功用的修建,拔地而起。
这座修建由长春富商王荆山出资制作,初名为“国泰国民会馆”,随后更名为“国泰电影院”。
在其时的长春,这是由我国人运营的影院、剧场中,设备最为先进的一座。它的内部具有座位1000个舞台,样式模仿天津法租界舞台的样式制作,两边有较宽的辅台,中心设有人力推进的转台。
在其时,这座影院常常白日播映电影,夜间扮演戏剧。剧场建立之初,李万春、李少春、黄桂秋、赵啸澜、李盛藻、裘盛戎……许多名角都曾先后来此扮演,溥仪也曾在这儿听过戏。
在影院开业之初,因为伪满的检查准则不严,一些来自上海的影片曾在这儿放映。
影院上映的第一部影片是《夜半歌声》,一时观众如潮,影院的水泥护栏都被挤倒,不得不增派人手维持秩序。
不过,跟着伪满政权文明控制力度的持续不断的添加,这样的影片随后逐步在长春的荧幕上绝迹。
1948年长春解放之后,这儿由长春市人民政府接收,交由长春市文明局统辖,更名为“群众艺园”。
东北大学(今东北师范大学)的师生们,曾在文学院院长吴伯箫的领导下,在这儿排练剧目宣扬党的方针方针,后来曾任省吉剧团团长、省作协主席的王肯,直接教导学生们排练扮演。
20世纪50年代,通过改扩建后,更名为“群众剧场”,成为长春市京剧团的团址和扮演场所。
1958年,为了习惯社会主义文明事业的开展需要,周恩来总理作出指示,京剧只在北京开展不可,要遍及全国。随后,北京十二个京剧院团大规模调整,北京只留我国京剧院及北京京剧团,其他京剧院团一概援助外省。
同年8月,应吉林省委宣扬部部长宋振庭、省文明局局长高叶的美意约请,“四小名旦”之一毛世来先生,北京平和京剧团55名京剧人才,落户吉林长春。
北京平和京剧团55名京剧人才落户长春的志愿书及人员名单(部分) 资料图片
1958年10月16日,经吉林省编委同意,正式建立吉林省京剧团,毛世来先生任团长,京剧大师王瑶卿的满意高徒王玉蓉任副团长。
随后,“四小名旦”之一宋德珠,“四大伶后”之一梁小鸾,调入吉林省京剧团,由此形成了四大名家鼎峙的局势,终年扮演于长春群众剧场,吉林京剧由此声名鹊起。
1969年,吉林省京剧团与长春市京剧团兼并,组成吉林省革命委员会政治部京剧队,1972年更名吉林省京剧团,1998年更名吉林省京剧院,2012年吉林省京剧院与吉林省吉剧院兼并,组成吉林省戏剧剧院。
据老戏迷张纯保回想:“在我十四五岁的时分,来群众艺园看戏,门票是5毛钱一张,但是看场名角梅兰芳的戏得4块钱,4块钱在其时但是个天文数字。”
尔后的年月间,我国京剧院的于魁智、李胜素,上海京剧院的尚长荣、史依,弘天津京剧院的康万生、孟广禄,都曾专程来长,在这座剧场的舞台上,陶醉了一代代长春戏迷。
1958年,闻名电影艺人、长影经典电影《白毛女》中“喜儿”的扮演者田华,来到长春拍照《党的女儿》,传闻群众剧场正在扮演现代京剧《白毛女》,便饶有兴致地跑到剧场观看扮演。扮演完毕后,她与扮演喜儿的三位艺人合影留念,“四个喜儿”的合影也成为一段美谈。
而几十年间,这儿还作为长春京剧艺术的重要舞台,承担起培育京剧人才的使命。
曾在邻近日子的赵炳清白叟回想:“20世纪50年代末,市京剧团接收小学员,每天学习排练,穿戴一色的棉大衣进进出出的,令咱们这些同龄人好生仰慕,空闲时,咱们还有时机在一起游玩,踢踢球。”
在从群众剧场走出的名角中,咱们最为了解的或许便是86版《西游记》中“铁扇公主”的扮演者,京剧艺人王凤霞。而除此之外,王凤霞还曾在长影的京剧电影《火焰山》中,扮演过同一个人物。而在这一部优异的电影之中,扮演孙悟空的正是她的老公刘喜亮,和妻子相同,他也是从这座剧场走出的艺人之一。
在电影《火焰山》中,来自群众剧场的艺人还并不止他们,扮演唐僧的是曾任吉林省京剧院院长的欧阳甲仁。
闻名京剧扮演艺术家、高派老生代表人物倪茂才,与这座剧场更有着不解之缘。据他回想,1992年他来到吉林省京剧院第一场扮演,便是在这儿。“那是我当年体会过的最棒的舞台之一,那刻着浮雕的墙面红松木的房顶,唱腔一出,传遍剧场的每个旮旯。”
倪茂才先后取得梅花奖、白玉兰奖,又凭仗在京剧《杨靖宇》中的超卓体现,荣获了第十七届“文华扮演奖”,完成了京剧奖项“大满贯”。
《孙安动本》《赠绨袍》《红鬃烈马》《杨靖宇》……一部部优异作品,不只展示了他高明的演唱和扮演技巧,还深受广阔戏迷喜欢。
除“我国京剧优异青年艺人研究班”第四届研究生倪茂才外,第六届研究生张蕾蕾、第七届研究生常峰赫,也曾在这座剧场登台,推进京剧艺术薪火相传。
不过,伴跟着文娱方法的日益多元化,步入九十年代中期,这座剧场逐步萧瑟下来。
1997年,剧场中止运营,从前人声鼎沸的剧场、从前出将入相的舞台,一片沉寂。
在尔后的十几年里,修建的墙体逐步脱落,显露年代久远的青砖,这座修建从前具有过的富贵已无处寻找。
在倪茂才等文艺界人士的呼吁之下,通过屡次调研、参议,2012年剧场的修正工程正式发动。
全面补葺后的长春群众剧场,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,修建面积3879平方米,正门及门厅等修建空间,坚持了原有修建的前史风格和特色。剧场表里的吊灯,选用现代资料,但在样式选取和规划安装上,选用了欧式仿古元素风格。
当年7月10日至16日,尚长荣、于魁智、李胜素、张建国、孟广禄、孙毓敏、李鸣岩、康万生、史依弘等全国闻名京剧扮演艺术家参与助阵,接连举行7场精彩扮演,热心的戏迷们接连不断,让这座剧场康复了往日的热烈。
自幼就在这儿看戏的八旬白叟张纯保,早早便赶到剧场、等待不已。曾在这儿登台全力推进剧场补葺的倪茂才,更是难掩激动、感慨万千……
元宵节时,一年一度的吉林省元宵节京剧盛会总会践约在此演出,锣鼓声与皮黄腔在古雅的戏楼里交错,为春城的元宵之夜添上一抹浓墨重彩的梨园韵致。
大型原创现代京剧《杨靖宇》曾在这儿演出,超越百场。本年是我国人民抗日战役暨世界反法西斯战役成功80周年,这部佳作还将在这座剧场持续与我们碰头。
空闲的韶光,无妨重视重视这座剧场的影讯,或许到这座剧场周围去逛逛、逛逛。
这座剧场曾在风雨如磐的暗夜,回旋过冼星海与田汉编写的《黄河之恋》,也曾在百废待兴的年月响起过学生们热情汹涌的高歌。
梅兰芳、马连良的唱腔,戏迷们经年累月的喝彩与掌声……那些回旋在这儿的声响余音绕梁,经年累月。(作者:郭帅)